聊 聊 夜 惊 症
有读者短信问,家有5岁男孩经常夜间哭闹,且有突然坐起,或有惊恐、喊叫和奔走状,如何摇晃、呼唤也叫不醒,搞得全家人心神不宁、手足无措,如何是好。
儿童期的这种状况叫做夜惊症(night terror),主要表现是睡眠中突然出现尖叫、哭闹和惊恐发作,突然坐起或站立,抽搐,甚至来回奔跑,并有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、冒汗、皮肤潮红、自言自语及眼露恐惧等异常行为。有的孩子几乎每晚都会出现,通常持续几分钟,发作期间很难被唤醒。如果强行唤醒,便会出现意识朦胧、攻击唤醒的家长,或试图挣脱逃跑等,令家长们惊恐万状、苦不堪言。第二天醒来,孩子会显得没精打采,但几乎都不记得夜间惊恐发作的行为。夜惊症儿童因无意识奔跑逃逸,也容易出现跌倒、磕碰、触电等意外伤害。夜惊的儿童伴发的呼吸急促、面色潮红、出汗和瞳孔放大等与交感神经亢进放电有关。
研究发现,儿童夜惊症主要发生于非快动眼睡眠期(NREM),也就是夜间睡眠的前1/3阶段出现,属于是一种觉醒障碍。
夜惊症多发于3至12岁间的儿童,3-5岁为发病高峰期,持续时间多在几分钟内,不大会超过10分钟。无论哪个国家,约2-6%的孩子会出现此情况,发作频率年幼儿平均每周一次或多次,6、7岁后的儿童约莫每月发生一两次,似乎男童更多发。但大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,不会留任何后遗症,家长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心。
不过,夜惊症也会在某些成年人身上出现,可能与某些精神心理疾病有关,或可能合并有其它类型的精神心理问题。如报道,成人夜惊症通常与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、焦虑障碍、某些类型的人格障碍、低血糖、丘脑病变及额叶癫痫等因素有关(Licht.2016)。长期使用可乐定(一种老牌降压药)者,也会导致夜惊症副作用(Snyder.2008)。
目前关于儿童夜惊症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。不排除有家族史,如父母童年期可能有此类症状。就儿童而言,睡眠不足、压力过大、受过创伤、发烧、夜间哮喘、睡眠呼吸不畅、鼻甲肥大、胃食管反流、使用精神科药物等都可能诱发夜惊症。与幼童相比,学龄儿童或青少年可能会回忆起梦境及画面,而年幼的孩子要么记不住,要么记忆内容模糊。
需说明,夜惊症与梦魇、癫痫发作不是一回事,做脑电图检测基本可鉴别。
静 老 师 说
对多数夜惊症儿童来说,症状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,不需要任何治疗。值得强调,家长大可不必为此担忧或惊恐不已。注意安全前提下,不建议唤醒发作中的孩子。
① 家长勿惊恐万状、大呼小叫,保持平静观望
② 不要试图唤醒孩子,注意其安全,平静安抚继续入睡
③ 平时保持孩子良好睡眠习惯,勿睡前过度兴奋
④ 勿让孩子睡前玩手机、看电视、作业过多
⑤ 勿让孩子睡在高处,如双层床上层
⑥ 孩子若有呼吸道疾患,需对症治疗
⑦ 孩子睡前勿吃得太多、太饱
⑧ 若频繁发作,须检查排除其它疾患,如癫痫
⑨孩子日间继发焦虑,则睡前小剂量用点阿普唑仑或五羟基色氨酸( 5-HTP)。
图文来源:网络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